2017年的新年,我们出发,回到故乡。日复一日的忙碌停住脚步,时光与回忆短暂接续。
让我们记挂的是,在城镇、在农村,在故土乡情的牵绊中,那一张张热情洋溢又或饱经风霜的面孔,时刻诉说着小人物与大时代的故事。他们有着怎样的性格、信仰?经历着怎样的生活、命运?他们的人生,又是如何与波澜壮阔的时代发生勾连?对于2017,对于未来,他们有着怎样的心愿和期许?
作家奈保尔曾说,每个故事,每个人,都如盐粒般微小而珍贵。他们就是时代的“盐粒”,书写他们,就是书写时代的味道。
从今天起,剥洋葱将推出“记者还乡系列报道”,来纪录他们与这个时代的故事。
乡念,我们在家乡,相见,怀念。
腊月二十八,年关临近,回龙观大街上空荡荡的,车辆稀少。新京报记者李圣洁摄
文|新京报记者李圣洁 编辑|苏晓明
校对|陆爱英
►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又是一个北京冬季里常见的雾霾天。也许是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缘故,年关将近,北五环外的回龙观社区显得有些冷清,大片大片小区整整齐齐地码在一片寂静里。
这天,张雪和丈夫叶坤提前一小时下班,回到回龙观的出租房里收拾第二天回家的行李。这是一套50平米的一居室,房间整洁有序,一只崭新的空气净化器发出嗡嗡的声响,过滤着室内的空气。
2016年6月,两人结束了11年的恋爱长跑,在北京领取了结婚证,从此加入了北漂夫妻大军。叶坤研究生一毕业就结婚,成了名副其实的“毕婚族”。婚后,拥有自己的房子成为这个小家庭的大梦想。
辗转半年时间,他们经历北京房价的暴涨以及北京楼市调控的“9.30”新政,而首付一直是横亘在两人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
终于,去年12月份,张雪和叶坤凑齐了首付。像大多数80后夫妻组合一样,两人都是独生子女。在北京买房,成为两家人共同的大事。为了首付,两家人分别卖掉了县城老家的一套房,并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留在北京
叶坤和张雪都生于1980年代末山东胶东的一个小县城,两人大学相恋。3年前,大学毕业的张雪考上了北京的公务员,叶坤则考取了在北京的研究生,结束了长达8年的异地恋。
叶坤的父母不太希望唯一的儿子留北京。叶坤父母身体不太好,希望儿子毕业后能离家里近一点。
顺利拿到北京户口的张雪则对于留下十分坚定——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和父母能享有更好的医疗条件,要克服一切困难留在北京。
这是很多北漂一族来北京闯荡的初衷。2016年6月,叶坤研究生一毕业,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马上领证。“当时也顾不上什么黄道吉日了,6月22日我的户口就要迁出,我们觉得618读着挺顺的,那天就去领证了。”叶坤笑着说。
两人随即在回龙观租了一间50平米的商住两用房,房租加水电费一个月大概4500块钱。身份的转变以及终成正果的爱情让这对新婚夫妇对即将展开的生活兴奋不已。
张雪一个月工资5000元,叶坤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的基层单位工作,每月薪水4000块。夫妻二人虽然过着月光生活,但两人一起游泳、滑雪、看电影,一起参加了北京的半程马拉松,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疯狂的楼市
可一说到买房,两人眼中闪过一丝失落,这半年的紧张焦虑让他们感到疲惫。叶坤说,“上学的时候也没太关注房价的事情,觉得暂时与自己无关。”
而在张雪的意识里,结婚买房生子,必须在30岁前完成。她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接受的家庭教育让她本能地抗拒动荡、充满变数的生活,能安安稳稳地维持这种“小日子”便是她眼里最大的幸福。
婚后两个月,两人开始看房。没有看房经验的夫妻俩被当时疯狂的楼市吓了一跳:“中介都没时间搭理我们,每次出来一套房源就问我们要不要,不要的话第二天涨价几十万都有可能。然后第二天再去看就没有了。”
两人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后在中介的带领下四处看房,看完3—5套才精疲力竭地回到家,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压力让他们紧张焦虑起来。
2016年第二季度,公开资料显示,上半年北京新房均价则环比上涨了9.51%。新建住宅市场总成交额同比上涨5成。已经买房“上车”的人,或为学区、或为通勤便利、或为改善环境在忙着置换房子,还没“上车”的人慌忙选房付定金,生怕晚了一步就被彻底地甩下来。
考虑到上班距离、学区等因素,两人决定把房子买在回龙观。回龙观一家房产中介向记者介绍,回龙观地区现在的房价在4—5万之间,一套90平米左右的二居室总价在450—530万之间,而2016年平均每套涨了150万元左右。
夫妻二人都没有积蓄,买房只能靠父母。但当眼看房价一天天翻跟头似的向上涨,他们慌了。去年国庆期间,他们回老家再次寻求父母的帮助。
县城卖房
张雪和叶坤的父母都是县城普通工薪家庭,都出生在1960年代。他们这一代人,一生都在时代的裹挟中前行,他们攒钱大都是为了子女成家立业。
此前,张雪和叶坤的父母都在县城购置了一套房,留给孩子结婚用,他们觉得这辈子的任务算完成了。但北京买房的计划让双方父母压力倍增。
就在他们国庆回家当天,2016年9月30日晚,北京突然发布楼市新政,要求首套首付比例由30%提升至35%。
持续了大半年的楼市高烧戛然而止,张雪明显感到了市场变化,成了买方市场,之前没空搭理他们的中介殷勤了许多,业主报价变得“可以商量”。
张雪夫妇则喜忧参半——感觉房价应该不会像之前那样疯涨了,但首付比例却提高了。
为了凑够首付,张雪和叶坤的父母决定分别卖掉之前在县城给他们准备的房子。
“据我所知很多人都跟我们一样把老家房子卖掉凑(北京房子)首付的。而且县城里的房子不太好卖,挂出去一两个月才卖掉,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肯定很难。”叶坤说。
去年12月,两套房卖出,合计90万左右,再加上两家人的全部积蓄,凑出了160万。
“跟他们比我幸福多了”
拿父母的钱,张雪内心有些五味杂陈,一方面觉得父母一辈子辛苦钱一下子就没了;另一方面面对北京的房价,她只能依靠父母。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他们将再次过上白天上班晚上看房的生活。根据北京地区首套房最新的基准利率政策,张雪算了一下,买房后他们每月需还1万多元贷款——这几乎比二人工资总和还要多。
“只要努力工作,工资会慢慢涨起来的。”叶坤说,“现在心态比刚开始看房的时候好多了,已经从难以接受到逐渐接受了。”
张雪觉得自己的人生是被安排好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包括成为公务员,也是父母一直的希望。她也并不觉得体制内的生活枯燥,反而特别适应这个系统。
他们发现,周围的很多朋友和同事正重复着他们买房的经历。张雪说,有一位来自天津在北京从事IT工作的同学,没日没夜地工作发现还是很难攒得出首付,于是寄希望于赶快找个女朋友然后两家一起凑钱买房。
“我的很多同事一个人在北京工作,老婆孩子在老家,常年分居,根本不敢考虑在北京买房的事,跟他们比我幸福多了。”叶坤觉得应该知足。
(应受访者要求,叶坤、张雪为化名)
同题问答:
剥洋葱:2016年的遗憾是什么?
叶坤:学习工作都太忙了,没有时间陪妻子出去旅游。
剥洋葱:2017年的愿望是什么?
叶坤:希望婚礼顺利,然后带她度蜜月好好放松一下。
张雪:希望2017年能变瘦,因为要穿婚纱啊。
剥洋葱:2016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张雪:以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需要两人吃饱了。内心需要包容和承担的东西更多了。
中国访谈网版权所有